2014年5月26日萧山日报报道我校――区高级技工学校与13家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发布日期:2014-05-26 点击量:3754 来源: 通讯员:
本报讯近日,区高级技工学校与区内13家知名企业正式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这标志着,今后,该校与这些合作企业将走向产学研的深度融合。
合作模式由单一走向多元
如果说,传统的校企合作只是单一性的人才输送,那么校企之间深度融合的合作新模式则更趋向于多元化。
根据战略合作协议,学校将全面推进企业参与学校教育实践的规范化、制度化和长效化,全面实施学校教育与企业发展在人才培养培训、专业建设、技术开发、师资交流、文化融合、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的交流,促进校企多元、多赢的集团化合作。
今年上半年,杭州航民百泰首饰有限公司已经为该校教学提供了价值20余万元的精雕机设备;杭州新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和杭州先临三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也先后在校内设立高新技术应用型技能人才的培养实训基地。当然,这也仅仅是校企深度合作的一部分。
“这显然与传统意义上的校企合作不同,而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渗透与融合,是在产学研三方面上谋求的一种战略性合作。”区高级技工学校副校长鲁建峰解释说。
人才培养与市场无缝对接
毋庸置疑,这种多元化的深度合作给企业和学校带来的效益无疑是一种“双赢”。
“我们可以借助学校的师资,直接培养真正适合自己需要的技术人才。”杭州新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正刚说。之前由于社会上机器人应用方面的技术人才缺口严重,培养人才不得不依靠企业自身,但是与学校达成合作协议后,企业与学校就可以共同培养专门的人才。在今年的招生计划中,区高级技工学校就专门开设了“机器人应用与维护”这一全新专业。
而对于校方来说,与企业的深度合作,无疑可以让学校的专业设置和产业需求、教学内容和岗位实际结合更加紧密。鲁建峰告诉记者,实用型技能人才的培养应该与整个产业、与地方经济发展挂钩,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最关键、最核心的力量,这就需要学校培养学生的知识结构和企业的技术应用能够无缝对接,而校企的深度合作正是实现这个目标的创新举措。
据鲁建峰介绍,目前区高级技工学校签订的13家合作企业,涵盖农业、工业、服务业三大产业,涉及机械、电气、建筑、园林、财会、烹饪等行业,既有继承传统产业,也有开拓诸如机器人、3D打印等新兴产业,基本覆盖了该校的所有专业。
原文链接:http://xsrb.xsnet.cn/html/2014-05/26/content_2802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