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4-01-15 点击量:3115 来源:萧山网 通讯员:
早上六点多,准时被铃声叫醒,课表上车间实训、文化课和体育课排得满满当当,结束一天的学习后,晚自习时间还会自发留在实训室学习、训练。
这是一名萧山技师学院学生的日常。
长久以来,人们对部分职业教育、技术教育存在着刻板印象,总是不自觉地将其与“分数低”、“混日子”甚至“没前途”划上等号。
基于这样的偏见,萧山技师学院算得上是某种意义上的“另类”。
毕业生当期就业率100%,近半数起步年薪超过10万元;近五年的生源中,90%以上超过了当地普通高中的录取分数线,甚至有9%超过了重点高中录取分数线。
当毕业生数量一届多过一届,“就业难”、“招工难”成了每年毕业季的常见话题时,萧山技师学院的毕业生如何“突出重围”,成为众多企业“争抢”的对象?
这背后离不开一个人的布局与谋划,他就是第八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杰出贡献奖(个人)得主——杭州萧山技师学院校长许红平。
“黄炎培职业教育奖”是由中华职业教育社于2007年创立,2009年经中共中央国务院专项审核通过的职业教育领域唯一保留的国家级奖项,代表了我国职业教育界的最高荣誉。
而个人杰出贡献奖则可以说是该最高奖项中的“最高奖”,本届全国仅4位得主。许红平所获得的奖项是按照教育家的评选要求,由教育部和人社部直接推荐、公开评审出来的。
从“后15%”到“前50%”
2009年,许红平来到萧山技工学校,当时学校只有15个编制,学生的中考成绩基本以萧山中考的后15%为主。“我刚来的时候,在学校里观察,几乎所有的学生,上课的时候都趴在桌子上睡觉。”
数十年间,读高中、考大学曾是许多初中学生、家长眼中“唯一”的出路。
但许红平不这样想,人类正从信息时代步入数字时代甚至“AI”时代。当下,技工的工作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拧螺丝”,反而技术含量颇高。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技术教育也是一条独辟蹊径,别具优势的“成才路”。
从2010年开始,许红平便亲自前往萧山各个学校走访宣讲。此后十年,他几乎跑遍了萧山所有的初中,甚至一度讲到喉咙出血。
这样“呕心沥血”的付出,感动了不少的校长,学校的生源质量也一路向好,目前生源的中考成绩大部分排在萧山前50%。
伴随着生源质量的不断提升,萧山技师学院也早已今非昔比。
从“萧山技工学校”到“萧山区高级技工学校”,再到“萧山技师学院”,这里真正成为了培育技师和工程师的摇篮。
学校编制从15个壮大至如今的326个,现有教师团队中不乏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省教学名师、全国金牌教练、全国技术能手等。
同时,为了让学生能够立足企业、市场的实际需求研发产品,为学生营造更专业、拟真的学习、训练环境,萧山技师学院在实训设施设备上投入的总价值已超过1.6亿元,生均超过5万元,居全国前列。
“引进来”和“走出去”
许红平说,萧山技师学院的近15年发展史,几乎可以称之为“创新史”。他提出“多师融合、多技集成”人才培养目标,以精准定位培育复合人才。
为了达到目标,许红平将医科大学的培养模式引入技师人才培养中,“混态式学习模式”贯穿学生在萧技的学习历程。
在“混态式学习模式”下,学生并不一定按老师的教学内容来学习,而是具有充分的自主权,在学校平台、企业平台甚至科研平台上探索学习。
近年来,萧山技师学院积极探索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模式,先后建有德国西门子先进自动化控制中心等7个国际领军企业技术共同体,组建“胜达班”“杰牌班”,以推进产学研模式、校企共育模式的创新。
一边是“硬实力”教学环境的改善,科研装备的充分加持,一边是“软实力”师资力量,学习氛围的持续提升,萧山技师学院逐渐进入“良性循环”——涌现出一大批国家奖学金、全国技术能手等优秀学子,学校在全国技能大赛等一类大赛中成果斐然,毕业生成了企业争相招揽的“香饽饽”,收获了社会、企业、家长的一致好评。
除了输送人才,萧山技师学院还通过技师研修项目为企业解决了几十项技术如今,萧山技师学院的学生不再是人们刻板印象中的“差生”,他们在校园里主动学习、钻研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在各类技能大赛中增光添彩,毕业后更是在企业中有口皆碑。
15年的蜕变,让许红平引领的“萧技模式”,成了全国同类院校学习、调研的首选。
近年来,萧山技师学院平均每年接待来自全国20余个省市自治区的兄弟院校3000人次来学校交流,与他们分享“萧技实践”。
许红平说,在他看来,制造业仍是工业4.0时代中关键的一环,萧技的学子之所以受欢迎,正是因为他们在学校里学习的内容既涉及前沿技术,又贴近现实需要。
这让他们得以拥抱趋势,自主创新,在企业就职后,能为企业切实解决技术难题,创造经济效益。难题,并获得一系列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
如今,萧山技师学院的学生不再是人们刻板印象中的“差生”,他们在校园里主动学习、钻研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在各类技能大赛中增光添彩,毕业后更是在企业中有口皆碑。
15年的蜕变,让许红平引领的“萧技模式”,成了全国同类院校学习、调研的首选。
近年来,萧山技师学院平均每年接待来自全国20余个省市自治区的兄弟院校3000人次来学校交流,与他们分享“萧技实践”。
许红平说,在他看来,制造业仍是工业4.0时代中关键的一环,萧技的学子之所以受欢迎,正是因为他们在学校里学习的内容既涉及前沿技术,又贴近现实需要。
这让他们得以拥抱趋势,自主创新,在企业就职后,能为企业切实解决技术难题,创造经济效益。
1月15日,许红平前往北京参加第八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颁奖大会,与他同行的还有13名萧技学子,他们表演了非遗节目——茶艺秀《千年宋韵》。经过全国各地选送节目的遴选,该节目在第八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颁奖大会上惊艳登场。
正如非遗项目的代代传承,在许红平眼中,萧山技师学院的学生也是一株株潜力无限的幼苗,他们在萧山这片江南沃土上生根发芽,逐渐茁壮成长为栋梁之才,继而与这片土地相互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