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群团

听师一讲座,胜读十年书

发布日期:2017-03-15 点击量:3807 来源: 通讯员:

        3月9日下午,萧山日报记者朱颖华老师在我院6号楼报告厅进行了一场主题为“新闻采访与写作”的讲座。 讲座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方面:
        1、怎么做好校园新闻。
        “勤”,自古以来便是中国人学习的关键所在。对于一名刚刚从事校园记者的学生来说,要做到勤写、勤练、勤看、勤问、勤跑、勤思……。不仅如此,朱颖华老师还告诉我们“要对学校工作既能‘跳进’又能‘跳出’。 校园新闻就是新近发生在校园的实时报道。“一名校园记者,需要有全局的观察和把握,要学会站在一定的高度进行写作,既要关注自己校园内的新闻,也要与其他学校进行对比,也即新闻工作的衔接问题。
        2、在采访中的技巧。
        技巧即为四两拨千斤式的方法。对于记者来说,采访的技巧尤其重要。比如,在自我介绍时,首先要说明采访的主题、征求采访时间;在拟定采访提纲时,可以把采访内容准备好,列出采访问题;在物品准备时,可以带上笔和本子,随时准备记录;在思想准备时,可以调整好心态,把握好谈话重点的内容。
        3、在写作时的关键
        写作是一名记者的基本功。如果说采访的技巧是为了心与心之间的交流,那么写作的技巧就是为了将这些无声的交流转化为有形的文字。对于写作的技巧有10钟不同的方法:一语破万法、设悬念、欲擒故纵、化静为动、数字对比、速写勾画、巧用北京、特写镜头、提问作答、有意重复。数字对比可以将数字之间巧妙地联系在一起,形成对比,吸引读者的眼光;速写勾画可以营造画面感;提问作答可以作用在探讨类、调查类的文章或者有读者关心的话题……在写作中,标题往往都是最关键的“点睛之笔“,而在新闻中,它需要简洁明快、一目了然。当然,也可以让”眼睛“更 传神,用上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在这次讲座中,朱颖华老师用她最高、最直的标杆告诉了我们什么才是合格的写作和采访,什么才是一名优秀的前辈、老师,她值得我们学习!
  



活动现场

浙公网安备 33010902000334号 浙ICP备15030111号-3 技术支持: 杭州哈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